1、領導決策與準備
(1)管理者的承諾
(2)任命管理者代表
(3)提供資源
2、范圍界定
(1)企業的活動范圍
企業的活動范圍即企業的活動領域,包括與企業的產品實現和服務提供有關的活動,包括管理活動(如辦公場所和辦公車輛)、產品和服務實現活動(電氣運行、維修車間、公用工程)和生活活動(職工食堂、浴室等)等。
(2)企業的管理權限范圍
管理權限范圍即已確定的企業的職責和權限界限,包括承擔企業活動職能并處于一定區域的企業單元,如各職能部門、崗位以及臨時性的組織機構,
雖然能源管理體系管理的是企業本身的能源消耗,但企業的能源供應商會對企業的能源消耗產生影響,因此,應包含在能源管理體系的范圍內;至于承包商,如果對企業的能源消耗有直接影響,也應包含在能源管理體系范圍內。
(3)企業的現場區域和地理邊界
企業的現場區域和地理邊界即在企業管理控制下進行活動的所有場所,該場所可能是固定場所、臨時場所和流動場所。
包括,如:①生產、動力現場;
?、谠o材料、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的貯存場所;
③企業所需的設備和各類基礎設施所處的位置和現場;
?、芷髽I管理權限所及的責任邊界或接口;
?、莘丈婕皥鏊牡赜蚍秶?
?、夼c能源因素相關的控制邊界;
⑦企業統一管轄下從事相似活動的多個場所。
(4)法律法a的要求
(5)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范圍
(6)財務邊界和運行邊界
3、初始能源評審
1)明確適用于企業的法律、法規、標準和其他要求。
2)確定產品、過程和服務中的能源因素,評價出那些對節能具有重大影響和責任的能源因素,即優先控制的能源因素。
3)評審現有的能源組織結構、職責劃分以及現有能源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4)法律法規的符合性評價:即評價企業的行為與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實施規范等的符合程度。
5)企業現行的管理制度、操作規程、程序規范的適用程度。
6)對以往不符合法律法規的事件進行調查研究而取得的反饋信息和結論。
7)現行的能源利用效率。
8)節能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
9)企業的其他體系中有利或不利于節能行為和能源管理的職能或活動。
4、體系策劃
通常來說,體系策劃包括t源管理標準的如下要素:能源方針;能源因素;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基準與標桿目標和指標;能源管理方案。
5、能源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制
能源管理體系是一套根據企業的特點和滿足標準要求的文件化的能源管理制度和方法。制定體系文件是企業建立、實施和保持能源管理體系并保證其有效運行和持續適用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企業達到預定的能源管理目標、評價與改進體系、實現持續改進的必不可少的依據。
6、體系試運行
體系文件正式s布后,體系即進入試運行階段,即企業要按所建立的體系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的規定,整體協調運作,并記錄有關信息。
7、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
體系運行一段時間后,企業應作好準備檢驗體系是否符合標準的要求。在內審結束后,企業的最高管理層應進行管理評審,評審結論應形成文件,實施必要的溝通和后續改進活動。
8、管理體系認證
對于擬定實施第三方認證的企業,最高管理者可根據管理評審結論決定是否申請第三方認證審核,要注意,如果要申請第三方認證,體系運行至少6個月,且所有要素完整運行一輪后方可申請。